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字母大小写均可
 

雅士象棋网
一个网战助手!一位棋迷益友!

雅士象棋网

一本系统棋谱!一所速成棋校!

雅士象棋网

一处修身圣地!一座雅士乐园!

 
  联系人:棋魂  
手 机:13513929549
信 箱:ysxqwz@126.com
网 址:www.ysxqw.com
   
无冕棋王刘殿中
 
首页 >> 象棋史话
无冕棋王刘殿中
发布时间:2009/1/31 19:43:21 []人次

 

 

雅士象棋网 网弈参谋长 

赠刘殿中

 

风云三尺剑,巍巍北昆仑;

夫子还倜傥,立马黄忠吟;

盛世才堪用,功成返旧林;

燕赵多壮士,高艺动乾坤。

 

无冕棋王刘殿中:风尘足迹

作者 殷波
 

(一)前言

    忘记了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历史的人是乏味的。棋坛名将刘殿中不但是位有历史的人,而且他的历史还非常丰富。
   河北省象棋队是一支作风硬、水平高、实力雄厚的棋队,在各种比赛中多有出色表现,战绩辉煌,是继广东队、上海队之后的又一支棋坛劲旅。作为该队奠基者、教练兼队员的刘殿中,既立下了卓著战功,又倾注了满腔热血。
    所谓名师出高徒,刘殿中执教河北象棋队后,先后培养出李来群、胡明两名特级大师和黄勇、阎文清、张江等8名大师。其中李来群是第一个让全国象棋个人冠军跃过黄河的人,胡明是迄今为止夺取全国女子冠军和世界冠军最多的人。
    如今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但棋艺水平仍保持在巅峰期,最新公布的棋手等级分位居第五,这在近代棋手中极为少见。
    刘殿中的棋攻守全面,对开中残局都有创新和研究,尤其对象棋理论更有着独到的见解,棋界人士说“刘殿中发展了象棋理论”,这话并不为过。
    刘殿中勤于耕耘,一心扑在了象棋上。除教学训练外,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现已出版的象棋专著多达350万字,是象棋界出版棋书最多的人。有人说刘殿中“上班时间是头老黄牛,下班后是一部写书机器”,这话也合乎实情。
    每当人们谈到刘殿中在象棋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对象棋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时,他总是不以为然,尔后笑笑说:“回头望望走过的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刘殿中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井下挖煤工人,成为棋坛名将的呢?也许你会从下面的文字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棋摊上的“发烧友”

    1948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解放战争的炮声惊天动地,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胜利的捷报到处飞传;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节节败退,蒋家王朝面临着灭亡。黑暗即将过去,旭日正在升起。
    这年的4月15,刘殿中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南福庄一户普通矿工之家。刘家祖藉唐山市丰南县,殿中的祖父是一位农民,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殿中的父亲是开滦煤矿的井下工人,干一些打通井下巷道的工作,每月工资也不过七八十元,一家人生活得一直比较拮据。
    1953年在刘殿中5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患肺结核去世了,殿中的身后还有两个妹妹,因家中生活困难,小妹刚出生不久就给人家了,大妹也被送回老家,让祖父祖母养活。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里只有殿中和父亲相依为命。
    小小孩童一个人着家,哪能呆得住?为此,刘父每天下矿之前,都要给殿中5角钱,让他买点小吃什么的。这5角钱,殿中可舍不得乱花,每当父亲上班后,他便锁上门,一头扎进小人儿书铺里。看一本一分钱,一天他能看上几十水开拾具能看图,渐渐地也能认识一些字了。
    唐山市历来棋风颇盛,虽没出过什么棋圣、棋王之类的人物,但喜欢下象棋的人比比皆是,街头巷尾,公园里,树荫下,路灯旁,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摆盘对垒。
    “当初我是怎样迷上象棋的,直到现在也说不清。大约从我5岁的时候开始,整天不是去看小人儿书,就是看人家下象棋。我们家附近的街头、胡同口,总有那么一些老头在下棋。开始我不会下,只是蹲在一旁看,见他们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攻来杀去的很有意思,便喜欢上了。”刘殿中回忆道。
    人有所好,必为其所迷。一旦刘殿中学会了走子和简单的攻守之法,便正式成为老头们中的一员。父亲每天下井干煤活,刘殿中整天在胡同口干棋活,虽说没有人正式传授,但经过不断的实战,他的棋艺水平提高得却很快,到后来,老头们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刘殿中7岁时背上书包跨进了学校,即使这样他还是把一切课余时间都用在了下棋上,而且下棋的天地也越来越广。唐山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公园,那里下棋的人最多,每天从早到晚将军声不绝于耳。有一天刚放学,他顾不上回家就背着书包直奔火车站。老远就看见有不少人围着一个棋摊,殿中急忙走上前去,只见一位老者摆了一个棋势,围观者议论纷纷,却无人能解。刘殿中经过一番细算后,脑子里豁然开朗,便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说道:“这个棋势我能解。”可是当他一摸口袋,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口袋里分文没有。
    那时候唐山的棋摊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一般说来一个棋势五角钱,这叫盘子钱。解棋者要先付五角钱给摆摊者,如果解拆不开,就是输了,那么这五角钱就归摆摊者了;如果棋势解拆得开,摆摊者不但要归还你所付的盘子钱,还要倒找你五角钱。殿中虽然能破解这棋势,但苦于囊中羞涩,只好站在一旁不言声了。
    这时围观者中有人说:“既然你能破解这个棋势,那就快解呀。”
    殿中吞吞吐吐地说:“我没钱。”
    旁边有人一拍胸脯说:“这棋你要输了,钱我给出,要赢了,咱们买东西吃。”说完,这个人爽快地掏出五角钱交给了摆摊者。
    殿中蹲下身去,经过一番攻杀,很快便把对方的老将毙于九宫。
    凡是棋摊上摆出的棋势,就是俗话说的江湖棋局,一般说来都是和棋,而这位摆摊者摆的棋势却是个胜负棋,因此被殿中破了,输了五角钱。事后殿中了解到,此人原来是他一个最要好同学的外祖父,手头没钱了,便从书上抄了几个棋局,想以此赢点钱,没想到摆下的第一个棋势便被刘殿中破解了。后来刘殿中回忆道:“凡是摆棋摊的人,一般说来家中生活都比较困难,你赢了人家,等于砸人家的饭碗。因此直到现在每当提起此事,我仍感到挺不好意的。”
    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刘殿中的棋瘾也越来越大,唐山市的街头、公园,到处都留下了他横车跃马的身影。
    儿时的刘殿中,除了酷爱象棋就是喜欢看“闲书”。他的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总喜欢从外边借一些武侠之类的小说着,刘殿中也跟着看。因此在他上小学期间就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这为他以后熟读兵书战策,研究棋理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刘殿中还喜欢看老戏,有些情景至今还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刘殿中下完棋后,一个俱乐部主任带他去看戏,_舞台上演的是鬼戏《李慧娘》。当演到李慧娘的鬼魂向贾似道索命的场面时,殿中十分害怕,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戏中的情景。此时对于刘殿中来说,冷月寒星下荫影的晃动,树梢的风鸣,都是鬼神在活动。由此他交想到了他们院的一位外号叫“大铜子”的邻居惨死的情景。“大铜子”是一位井下工人,在井下挖煤时因塌方而被砸死了。殿中越想越害怕,撒腿就跑,回家后便一头钻进被窝里,可是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想到了整天在井下工作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将来,脑子里一片茫然,暗道:等我长大了,说什么也不到井下工作。然而,一个矿工的儿子又能干什么呢?

(三)“带道”老师

    刘殿中的家庭环境在继续发生着变化。
    殿中10岁那年,父亲给他娶了个继母。本来家里就穷,继母不仅带来了一个弟弟,而且不久又生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加上殿中一共4个孩子,一家六口全凭父亲一个人在井下工作挣的工资维持生活。父亲在井下干的是打风钻的工作,飞扬的煤面子吸进肺里,久而久之得了矽肺病,于1959年病休,一家人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1958年中国开始了大跃进,砸锅炼钢铁,集体吃食堂,接着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1962年刘殿中13岁,刚上初中一年级,按理说这是人生最烂漫天真的时候,也正是身体发育成长最需要营养的时候。而此时的刘殿中,每月粮食定量23斤,每天平均只有7两多,根本无法填饱肚子,家里的人集体吃食堂,谁也无法支援他,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夜里只好趴着睡觉。学校离家十多里路,走路时腿也拖不动,身上直冒虚汗。
    “学不能上了,不能瞪着眼饿死。”初中一年级刚上完,殿中就辍学了。他要设法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只要能挣钱买点吃的,13岁的刘殿中什么活都干。他给人家拉过脚,拖着辆大排子车满街跑;他捡过煤核,然后再拿到早市上卖。那时候只要一到星期天,他都会跑上三十多里路到老家丰南县挖野菜,然后弄点棒子面掺合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饭了。可即使这样他也不能放开肚皮吃,每天早晚各两碗棒子面野菜粥,只有中午才能吃两个小小的窝窝头。
    不过,刘殿中并没有因为肚子饿的问题而放弃象棋,即便当他拉着排子车满街跑,背着篓筐到处捡煤的时候,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也还是象棋,一有空闲时间他总要拿出棋子来摆一摆。
    “三年困难时期”过去了,刘殿中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他又把大量时间放到了象棋上。此时的刘殿中已不是泛泛之辈,在唐山他专找各路高手对弈。
    人要成大器,或者说要干成一番事业,当他在起步的时候,能有一位引路人是十分必要的。幸运的是,刘殿中就遇上了这样一位引路人。
    唐山市有一位名叫刘鹤亭的棋手,虽说棋艺水平并不怎么高,但在棋界的威望却很高,人称唐山的棋坛伯乐。
    刘鹤亭先生是唐山交通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长期在中国煤碳设计院工作,后来因患有高血压症而病退。其家境比较富裕,自己有一个大院,而且家中藏书颇丰,尤其是棋书可以说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珍贵的古版秘本。刘先生不像有的人那样吝音,藏书不肯示人,他的棋书不但欢迎棋友们借阅,有时还慷慨赠人,古版本的《竹香斋》和《象棋谱大全》他就赠送给了王嘉良和陈松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先生还曾在唐山市象棋比赛中得过冠军。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刘先生来到唐山火车站公园,见仨一堆,俩一簇在那里下棋的人不少,看了几盘棋后便信步来到一位又瘦又小的少年身边。那少年好厉害,正调动着自己的车马炮向对方发起猛烈进攻,逼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苦无还手之力,很快便推秤认负。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象棋特级大师刘殿中。
    经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殿中称刘先生为伯父,刘先生称殿中为小侄。棋友之间的交流首先是手谈,说话间两人便摆盘对垒起来。刘殿中也不给伯父情面,第一次交手便把伯父杀败了,不过刘鹤亭却愈发喜欢上了刘殿中,自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渐渐地刘殿中成为了刘先生家的座上客,其中大部分时间就是看棋书、棋谱。以往刘殿中多在街头巷尾的棋摊上下棋,没人指导,从来没接触过棋书,基本上是“野路子”。自从有了刘先生这诸多棋书后,刘殿中如获至宝,可以根据这些书进行系统训练,使他的棋路大开,棋艺水平也突飞猛进。后来每当谈到这些,刘殿中总是不胜感慨地说:“刘先生对我的帮助最大,对我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刘先生不愧为棋坛伯乐,看准刘殿中是位棋材,他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扶植、培养这株好苗子。他认为要使刘殿中尽快成为象棋高手,既要多看一些棋书,又要多跟一些高手交流。难怪刘殿中每当回忆起那段历史,总是充满感激地说:“那时候,刘先生凭借他广泛的社会关系,带着我跑遍了唐山市的所有棋社,到处找高手对弈。在这些高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茂荣。”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北方棋坛十分活跃,高手如林,人才济济,有“八猛”、“三杰”、“一名家”之说。“八猛”即指徐词海、全海龙、张德魁、那健庭、杨茂荣、侯玉山、赵松宽、庞霭庭;“三杰”系指胡震洲、田玉书、赵文宣;“一名家”就是谢小然。杨茂荣是“八猛”中的人物,攻杀勇猛,行棋大刀阔斧,刘殿中的棋风颇受其影响。但是杨茂荣从不教人,那时他坐镇棋社,别人要想与他对弈,需交一角钱的茶资。殿中没有钱交,自然是由刘鹤亭先生来代付,不过他从未付过茶资,因为殿中与杨茂荣下棋从来没输过。
    那时候像杨茂荣这样的棋手与人对弈最讲究“份”,所以他第一次与刘殿中交手坚持让殿中双马,结果让刘殿中连赢三盘,茶资只好由杨茂荣来付。以后两人对弈,杨茂荣让刘殿中一马,也是不开和,即使到1964年刘殿中得了河北省亚军,杨茂荣与其对弈还坚持让两先。明明已下不过殿中了,却还要让点什么,不怕输棋,要的就是那个“份”。一段时间里殿中经常与杨茂荣下棋,他对殿中也有一定影响,可惜“文革”期间由于人所皆知的原因,杨茂荣卧轨自杀了。

(四)黑龙江队的“小萝卜头”

  “三年自然灾害”终于过去了,生活条件也开始渐渐好起来。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刘殿中在唐山已少有对手,那段时间他只去文化宫,与市里一些一流水平的棋手切磋棋艺。

  1963年初,15岁的刘殿中首次参加唐山市象棋比赛,便力克各路绿林好汉,一举夺得了冠军,这在唐山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他又参加了河北省象棋比赛。赛场设在天津体育馆,每个城市出两人,只有天津市有3个名额。刘殿中先后战胜了石家庄市老棋手邓裕如,当时天津第一高手王家元等名将,最终获得了亚军。
  刘殿中虽然未能夺取冠军,但却把他推到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之中。
  1964年的全国象棋个人赛在风景秀丽的杭州举行,参赛者俱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象棋冠军。赛前,河北省体委给国家体委打了个报告,希望增加一个参赛名额,就这样刘殿中幸运地获得了这次机会。
  首轮,殿中战胜了江苏高手周顺发,其后又战胜了广东陈柏祥、浙江刘忆慈等名将,最后以7胜7负4和的成绩保本,位居第16名。这个成绩虽然并不起眼,但如果按照现在的晋级标准来衡量的话,已经达到大师资格了。
  也就是在这次比赛中,刘殿中与声名显赫的“东北虎”王嘉良相识了。两人下了盘和棋,赛后王嘉良把刘殿中拉到一旁,问道:“你愿不愿意去黑龙江棋院?”刘殿中点了点头答道:“我愿意去。”
  1965年3月1日,虽说已是春天,但北国冰城哈尔滨却仍然很冷,寒风像刀子般刺脸。和平路宽敞的马路上,一位个头不高的少年正迈着疲惫的脚步往前走着。他身穿一件半旧半新的黑棉袄,头上的条绒棉帽紧紧遮着耳朵,肩上背了个简单的行李卷。这位少年就是刘殿中。
  刘殿中为什么会背井离乡独自一人闯关东呢?原来当时河北省体委还没有建棋队的打算,殿中觉得王嘉良名气大,到了黑龙江可以学棋,再者黑龙江队是个正规棋院,他可以再也不用为吃饭问题犯愁。就这样,刘殿中成了黑龙江队的一名成员。
  刘殿中从小由于家中生活十分困难,营养不足,因此一直没怎么长个。刚进黑龙江队时身材又瘦又小,当时队员们正流行看《红岩》,大家说他长得很像书中的小萝卜头。于是“小萝卜头”的外号就传开了。直到现在有些老棋手,虽然不叫他“小萝卜头”了,但开玩笑时仍以“萝卜”相称。
  在黑龙江棋队,刘殿中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每月发5元钱的工资,一天管三顿饭,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身体壮实了,个头也长了不少。
  当时的黑龙江棋队有王嘉良、金启昌、张东禄、李中健等几位棋坛风云人物,再加上刘殿中,实力委实不弱。刘殿中整天和王嘉良、金启昌下棋,研究棋艺,倒也相处得十分融洽。刘殿中到黑龙江队不久,先是参加了黑龙江、广东、北京三省市象棋邀请赛,结果他战胜了傅光明、臧如意、陈柏祥等名将,以3胜3和的佳绩获得第一名。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黑龙江、吉林、广东、北京四省市象棋邀请赛,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议论说:“黑龙江队的‘小萝卜头’真厉害!”
  1965年在宁夏银川举行了全国象棋个人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高手参加了此次角逐,刘殿中最终获得第12名。赛后殿中说:“按说应该更好一些,主要问题是自己过于乐观,对弈中太贪,致使有些赢棋的局面控制不好被翻盘。”
  此后刘殿中对多届全国象棋冠军胡荣华的棋进行了重点研究。他认为,当时棋艺理论最好的是胡荣华、王嘉良和何顺安。从此殿中也开始对走子、布局、出动大子、夺取有力位置、子力联系、阵型结构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经过一年时间的历练,刘殿中的棋艺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他雄心勃勃地投身到在河南兰考举行的1966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可是对弈中,他虽然在布局中占了便宜,但还是屡次被对手翻盘。如最后两局棋只要赢一盘就可稳进前4名,但他却都输了,最终仅仅获得了第7名。后来殿中回忆道:“这说明当时我控制局势的功夫还不到家,与高手下棋缺少经验。”   从兰考回到哈尔滨后,正当刘殿中以加倍的努力,准备向高峰冲击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黑龙江棋队也没有成为避风港,刘殿中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这场风暴中去。
  “那时候我还年轻,也比较幼稚,当时认为这就是跟毛主席干革命,扯旗造反,整天写大字报,游行,搞批斗,折腾得比较厉害。我曾经当过一派的小头目,胡闹了好几年,白白浪费了时间。”刘殿中回忆说。
  象棋是刘殿中的生命所系,他不能离开象棋,更不能没有象棋,但“文革”中象棋被列为“四旧”之一,连棋子、棋谱也都被烧了。刘殿中是多么想坐下来练练棋呀!
  体育界实行军管后,工作人员和运动员、教练员下乡,走“五七干校”之路,进行劳动锻炼,一百多人住一个大厅,倒也热闹。接着是清理阶级队伍,殿中因发表过不恰当的言论而被关,受批判。最后因根红苗正、岁数小而被放出。
  其后,刘殿中作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一名成员来到农村,当了村官,管辖三个生产队,组织农民学习,搞阶级斗争,征购粮食,与农民摸扒滚打在一起。谈到这里,殿中说:“想想那段生活也挺有意思,干了不少好事,也办了不少错事。经受了锻炼,磨炼了意志,这对我以后下棋很有好处。”
  1970年体育队伍改革接近尾声,黑龙江棋队下马了。省体委领导想把殿中作为种子运动员留下来,但这时刘殿中的父亲来了一封信,坚决让他回唐山。刘殿中经过再三考虑,觉得父命难违,决定回唐山。
  刘殿中背起行李卷,踏上了回唐山的路。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五)子承父业

  刘殿中回到唐山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唐山市钢厂机电科工作,工种也不错,每月32元的工资。由于单位距家比较远,他就骑自行车上班。有一天刘殿中途经一处下坡地段,由于他车技不高,一时心慌意乱,忘了捏闸,结果连续撞倒两个人,自己也摔了个大跟斗,好在没有撞到墙上,否则小命也就没了。
   殿中在钢厂只干了40天,父亲就因吐血而突然病故。一家人没有了顶梁柱,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了。继母、三个弟妹,再加上自己,五口人全凭殿中的32元工资来养活。
  为了养家糊口,殿中狠狠心,跟人家换工,到开滦煤矿井下当了一名采煤工人。过去因科技不发达,在井下工作不但累,而且特别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尽管在井下工作待遇比较高,但人们多半不愿意去做。殿中的父亲当了一辈子挖煤工人,有着深切的体会,在世的时候曾多次劝告儿子,但凡有别的出路,千万不要到井下工作。然而,此时的刘殿中为了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刘殿中所在的唐山矿是开滦最好的采区,也是当时全国的典型、样板,正是“全国学大庆,赶开滦”口号喊得最响的时候,当然也是煤矿业中工作最累的采区。
  每天矿工们5点钟起床,吃过早饭就得准备下井。一般说来在井下要干8个小时,下午5点能上井就不错了。中午吃饭时也不能上来,下井前带好干粮,就着咸菜,刘殿中一顿能吃8两烙饼,可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又饿了。干起活来,身上整天汗淋淋的,开始殿中受不住,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适应了,还被评上了四级工,每月工资56元,再加上津贴和井下补助,每月差不多能拿到七八十元钱,一家人的生计倒也可以维持。
  那时井下采煤,条件好一点的用割煤机,条件不好的就只有用镐刨了,危险性极大,随时有瓦斯爆炸和塌方的可能性。刘殿中就有过这样一段“历险记”。
  每当下班要上井时,矿工们总习惯性地用铁锹敲一敲采区内长短不齐的各种柱子,看一看经过一天的开采后这些柱子还牢靠不牢靠。矿工们凭着自己的经验,从铁锹敲击柱子所发出的声音就能知道有没有危险。这些柱子顶上有钢架,是防止塌方而架设的。有一天殿中拿铁锹向一个大柱子轻轻敲击了几下,发现发出的声音很沉。“不好,有危险!”这正应了书场里的一句俗语:无巧不成书。当殿中敲击柱子的时候,也正是这根柱子经过一天的开采震荡后基位不牢,要倒下的刹那。他发现这根柱子正在倒下,便用手推扶了一下,回身就连滚带爬地向外跃了出去。几乎与此同时,大柱子连带着顶上的钢架,“哗啦”一声倒下了,好在没压到刘殿中的身上,就这样刘殿中捡了一条命。
  事后,殿中非常后怕,晚上不到8点钟就睡下了,半夜里他做了一个恶梦,沉沉的鼾声突然变成了声嘶力竭的救命声:“救命啊,钢架压着我了……”喊声不但把家人惊醒了,也把左右邻里都惊醒了。殿中醒来后,抹了一下满脸的冷汗,心里忽然明白,原来是一场梦。他长叹一声道:“白天在井下受的刺激太大了。”
  在井下干活虽然累,一般还适应得了,而精神上的压力往往使人难以承受。到井下干活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中大部分是愿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贡献力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也有不少人是为生活所迫,因井下待遇高而下井的,还有些人是因为历史或政治上有问题而被罚下井的,由此便形成了当时井下矿工成分比较复杂的局面。那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在井上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可一到井下就变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吵嘴,动不动就打架,甚至往死里打。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殿中脸上明朗的表情就变得阴暗起来,他说道:“当时一位和我一起采煤的工友,也就是后来成为钱营煤矿党委书记的李宝众曾经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人到了井下为什么会变得野性大发呢?答案很简单,那时正是大讲政治,大讲阶级斗争的岁月,一到了井下就有点‘劳改’的意味。活干不好,就被说成是阶级敌人在捣乱,上井后准会批斗你一顿。可以说,是当时的政治空气和井下的环境,使人变性的。”

(六)收徒李来群

    刘殿中在井下采煤干了近五年,1974年工会恢复了文体活动,全国也恢复了象棋比赛。开滦煤矿工会主席李玉林早就知道刘殿中的象棋下得好,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决心把他从井下调上来到体协工作。
    就这样刘殿中的那颗热爱象棋的心总算归位了。
    煤矿工人爱下棋,这似乎已经形成传统。当时唐山市的棋艺水平比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都高,而且河北省最早的四位象棋大师—刘殿中、程福臣、孙树成、景学义皆出自开滦煤矿。
    殿中刚走上新岗位不久,便接烈石家庄方面的邀请,希望他率队参加在邯郸市举行的1975年河北省象棋赛。赛场上,刘殿中发现凡是他对弈的时候,旁边总是站着一位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两眼紧紧盯着棋盘,聚精会神地看他下棋,而且眼神里还不时流露出钦敬之情。
    这男孩儿身子骨有些单薄,可能由于营养不良的缘故,脸色也有点苍白。经人介绍,殿中才知道这个男孩儿叫李来群,是邯郸市的一位小棋手.已小有名气。两人认识后,李来群提出要与殿中下盘棋。殿中欣然同意,饶李来群一马,结果两人握手言和。在对弈中,殿中发现来群思维敏捷,棋风犀利,计算准确,盘面感觉非常好,是块下棋的“料”,于是当场鼓励他说:“棋下得不错,只要努力,会有大发展。”这是刘殿中第一次与李来群见面。
    1975年象棋被列为第三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河北省欲组队参赛,于是便从开滦煤矿借调刘殿中担任教练,队员有孙勇生、彭德润、程福臣等人。比赛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6月间在上海举行预赛。殿中对这次比赛印象颇深,他后来回忆说:“这次比赛是我参加的所有象棋比赛中,政治空气最浓的一次,请工人师傅做评论员,搞‘政治挂帅’。每场比赛每个棋手的表现如何,工人师傅首先从政治上评论一番。预赛中我一盘棋也没输,获得了小组第一名,出线了。”
    9月间,第三届全运会的各项比赛在北京全面展开,象棋先进行复赛,刘殿中和杨官璘、曹霖、丁小锋、李国勋等名手分在一个组。结果他一路过关斩将,以5胜2和的不败战绩又一次获得小组第一名。尤其胜杨官璘的那盘棋,弈来十分紧凑,精彩至极,就连河北省体育代表团团长也亲自来观战,而且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还特意把这盘棋的对局记录要了去,可见刘殿中的棋已引起了领导同志的极大重视。
    决赛中只剩下刘殿中、杨官璘、胡荣华和蒋志梁四人。殿中由于在预赛和复赛中成绩优异,所以对夺冠的信心大增,但是这同时也使他产生了求胜心切的念头。第一盘对杨官璘,由于思想上松懈,准备不充分,布局没选择好,被老杨所败;第二盘与蒋志梁战和;第三盘与胡荣华之战,殿中在布局中获得成功后,可惜最后由于时间紧张而让胡荣华翻盘。虽然刘殿中最后排名第四,但仍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刘殿中收下李来群,好比唐三藏西天取经路上收下孙悟空,自此师徒二人珠联璧合,使河北象棋队从无到有,逐渐成为一支威震棋坛的劲旅。刘殿中和李来群既是师徒,又是挚友,这里仅记下“蓝光闪过之后”师徒俩的一件小事。
    1976年河北省象棋比赛结束之后,刘殿中尽管仍是开滦煤矿体协的职工,但基本上已留在了石家庄,省体委让他牵头组建河北象棋队。他选了一部分人集训,其中第一个被选中的就是李来群。7月间,他们去兰州参加全国棋类比赛,殿中状态极佳,以8连胜的佳绩获得小组第一名。可惜决赛因故没有进行,此后殿中回唐山探亲,便赶上了那次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
    7月27日晚,像往常一样,人们吃过晚饭照样到街上乘凉,手里摇着芭蕉扇谈天说地,别有一番情趣。当天晚上,殿中到朋友家去了,直到深夜1点来钟才回来。他睡下不多会儿,突然外面起了大风,变天了。殿中被惊醒后,出门看了看天,没当回事,回到房间躺下又睡着了。
    突然,大地在剧烈地振荡,房屋在疯狂地摇晃,直往下掉土块,并传来了楼房“轰隆轰隆”的倒塌声。殿中猛然爬了起来,迷迷糊糊地想开门往外跑,但房门已经变形,不管他怎么用力,就是拉不开,没办法他只好从窗户跳了出去。
    外面风雨交加,漆黑一片,整个唐山市几乎都笼罩在“救命”声中。殿中清醒地意识到:地震了。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家里人都跑出来了,也没受伤。等到天放亮,他们家附近已经躺下了七八十具尸体,殿中心中一片凄然。
    “大难不死,因祸得福。我们家附近就我们几家平民百姓的房子没倒,说来也有原因。”说这番话的时候,殿中的脸上明显流露出悲伤和沉痛的表情。
    原来殿中家一带属于搬迁区,都是新盖的楼房和平房。条件好的楼房都让领导干部们住了,老百姓只能住平房。地震时楼房都倒了,平房却因墙壁厚,顶子轻,只裂了缝,但没倒下。
    “苍天总算有眼!”刘殿中话锋一转,接着说:“我这大半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在矿井下挖过煤,又赶上唐山大地震,吃过不少苦,经历了这么多生生死死,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做基础,什么样的苦也吃得了。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我在秤场上争锋的坚强意志。”
    听说唐山发生地震,李来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直念叨:刘指导会怎么样呢?我得赶紧去看看。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活儿,买了张车票,直奔唐山。
    师徒俩又见面了。殿中很感谢李来群能来看望他,特地买了条跋鱼做给来群吃。岂料,来群吃了酸鱼后全身起了小疙瘩,连脊柱也红了,奇痒难忍。刘殿中本来是出于好心,结果却害了爱徒,殿中叫苦不迭。他延医抓药,一直守护在来群身旁,直到病好为止。
    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中,师徒俩的情谊不断加深。为了象棋事业的发展,为了河北队的尽快崛起,一个共同的目标使两颗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七)河北象棋队的崛起

    1977年刘殿中29岁,这年1月间他结了婚,成家之后他自然要立业了。
    唐山大地震,刘殿中虽然没有被砸伤,但震后他的棋艺却出现了滑坡,用他的话说就是“下棋时老是找不着调”。此时,他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筹建河北省象棋队上。
    就在1977年的年底,邯郸市体委举办了“邯郸杯”全国象棋邀请赛。全国各地的高手除杨官璘和胡荣华外,皆披挂上阵。比赛一共进行12轮,李来群取得了11胜1负的优异成绩,并获得冠军,这不但轰动了邯郸市,也轰动了全国棋坛,安徽、甘肃、黑龙江等省的棋队都争先恐后地要人来了。尤其善于发现棋才的“东北虎”王嘉良,更想把李来群调到黑龙江象棋队。
    李来群的父亲来找刘殿中,说“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想让儿子下棋了,想及早给他找工作干”。邯郸市体委的领导也找刘殿中,说“让李来群留在邯郸,还是让他去外省市,我们拿不定主意”。甚至有的领导说“我们又没有棋队,别误了来群的前程,要嘛就放他走吧”。
    那怎么行,要是把来群放走,以后我也不下棋了。殿中在内心暗暗下定决心。他一趟趟去省体委,找几位主任谈了又谈。省体委终于同意了,决定先让李来群作为河北队的“先遣部队”进驻河北省体工队,就这样李来群仅以一名队员的身份独自撑起了河北象棋队的门面。而此时刘殿中的人事关系仍在开滦煤矿,由于他是借调到石家庄的,所以尚未进人河北省象棋队,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78年河北队获得全国团体赛第四名以后。
    大雁成行才能飞向远方。刘殿中正式调进河北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队伍。他北上唐山,南下邯郸,凭着一双慧眼到处寻找能“跨楚河,越汉界”的“千里马”。就这样黄勇、阎玉锁、阎文清、胡明、刚秋英、昊菊花等一批队员相继进队,短时间内河北队组建成功了。其后随着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河北队人员也不断增加,男队员增加到6人,女队员增加到3人。在刘殿中的严格要求下,经过短短几年的训练。队员们个个棋艺突飞猛进。
    1979年是新组建的河北队第一次参加全国团体赛,全队上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结果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1981年再上新台阶,获得第三名1982年夺取亚军。看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冲顶了。
    198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象棋团体赛上,河北队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路拼杀,先后战胜安徽、辽宁、上海、江苏、黑龙江、湖北等棋坛劲旅,战和了上届冠军广东队,在13轮比赛中以11胜1负1和的优异成绩问鼎。这也是继上海、广东、辽宁三队后,第四支在全国象棋团体赛中登顶的棋队。
    河北省象棋队在正式建队后,仅仅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便一举登上了全国团体赛冠军宝座。由此河北队异军突起,声威大振,在棋坛上形成了广东、上海、河北三足鼎立之势。
    从1986年到1996年的十年间,由于受奥运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一些主力队员中,有的经商下海了,有的去特区工作了,使河北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滑,全国团体赛上虽然基本上保持在前六名,但始终与冠军无缘。刘殿中对此并没有灰心,而是拉着棋艺的犁桦,在象棋这块园地里继续耕耘着。1997年的全国团体赛,他们重登玉皇顶。1998年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团体赛,他们第四次“会当凌绝顶”。在这次比赛中,身为河北棋院院长、教练兼队员的刘殿中,虽已是知天命的人,却宝刀不老,坐镇一台,以4胜5和的不败战绩,为河北队夺魁立下了汗马功劳。
    翻开河北象棋队的征战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辉煌的篇章,从1978年以后的22次全国团体赛中,男队20次进人前6名,其中4次登顶,3次亚军,5次季军。丰收果里,哪一颗没有刘殿中注下的心血?河北队起步较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中国象棋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毫不夸张地说,刘殿中发挥了“大手笔”的作用!

(八)强将手下无弱兵

    刘殿中不仅是位卓越的将才,而且还是位出色的帅才。
    单从比赛成绩来看,刘殿中与胡荣华、吕钦,甚至是自己的高徒李来群等人相比,似乎没有更多值得可吹可擂的,但从他对中国象棋的贡献,特别是在教学训练等方面,却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既当教练,又当队员的刘殿中,不但为河北队在全国团体赛中屡屡取得好成绩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在一些重大的个人比赛中同样捷报频传。在全国象棋个人赛中,他曾6次进人前六名,在亚洲城市名手赛中一次亚军,一次第三名,并在“长安杯”、“天龙杯”、“精英杯”等象棋大师邀请赛中捧杯。
    长期以来刘殿中在我国当今棋手排名榜上,一直保持在前六名,1999年他的棋手等级分高居第四位,八大棋王被他管住五个。他具备了夺取全国个人赛冠军的实力,也有几次这样的机会,但可惜都与桂冠失之交臂。1982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上李来群初尝冠军甜果,其实那次比赛刘殿中也发挥极佳,但到后来他把精力放到了李来群身上。战前帮他制订作战计划,分析对手,赛后帮他拆棋,分析研究棋是怎么赢的,或怎么输的,以便让来群随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事后他说:“队员得冠军,总比教练得冠军要强。”
    1984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上,刘殿中曾经领先八轮,本来很有希望夺冠,但最后丢掉了。
    1992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上,刘殿中一路冲杀,形势很好,眼看桂冠就要到手,最后却因输给傅光明而与冠军无缘。
    1994年在湖南郴州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上,刘殿中也是领先了七八轮,可惜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没有冲上去,又一次与冠军“再见”。
    “我下棋讲究布局,善于创造形势,对棋的敏感性好,抓对方的毛病比较准,该从何处着手,一刀子下去就解决问题。但保持优势的能力差一点,有时形势好了想更好,常常操之过急,求胜心切,致使丢掉大好河山,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心理素质的问题。”
    刘殿中的这番话只说了一个他没有夺取冠军的原因,而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赛中,越到后面他越成了大忙人,白天在赛场上和弟子们一起冲锋陷阵,到了晚上,这个队员找他讨策略,那个队员找他准备棋。虽说他个人也很想准备一番,但哪有时间啊!殿中有失眠症,待弟子们都离开房间后,他再也没有精力准备自己的棋了,每当这时他总是习惯性地一手捏着花生豆,一手端起酒杯,以酒来解难眠之症。
    河北队从建队那天起,刘殿中就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河北象棋队应当建成一支什么样的棋队?如何才能把这支棋队带好?如何训练才能尽快提高棋艺水平?
    翻开中国象棋史可以看出,在李来群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以前,历来男子全国冠军皆来自长江以南,如何改变这种南北不均衡的状况呢?河北省象棋队建队后,当时作为教练、领队兼队员的刘殿中,对这一问题考虑了许多许多,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定盘星”。他下了这样的决心: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建设一支一流的棋队,培养和造就高水平、高素质的棋手,必须让全国冠军跨过黄河!
    为达到这个目标,刘殿中像一位园丁,在象棋这块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他言传身教,对队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平时训练“跟班作业”,耐心指导每个队员,轮番与队员们下指导棋,而他自己的训练和学习,只好放在夜晚或利用业余时间。刘殿中甘做人梯的精神,队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说:“刘指导几乎把自己的每个细胞都用到象棋上了,我们一定要练出个样儿来。”
    成大器者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天赋,第二是勤奋,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良知、责任心强的人鼎力相助,尤其在刚刚起步时。作为教练,刘殿中就是一位有良知、责任心强的人。事实证明,河北象棋队凡“成大器者”,哪一个没有刘殿中鼎力相助呢?李来群的成长与进步就说明了这一点。
    李来群对象棋情有独钟,他聪明伶俐,悟性高,且又勤奋好学,因此刘殿中初与他接触时,就发现来群是位难得的棋才,决心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倾囊而赠。其实,在河北队建队之前,刘殿中就在李来群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那时候他一有机会就把来群叫到身边,陪他一盘接一盘地下棋,而且每盘棋下完,都要帮来群复盘解拆,从头至尾仔细讲解一番。
    河北队正式建队后,两人天天在一起,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殿中给来群制订了详细的计划,进行系统而又正规的训练。训练中,刘殿中不但教技术,而且还注重教理论,使来群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后来李来群的棋艺理论在全国属一流水平,与殿中注重理论训练是分不开的。
    “来群基本功扎实,理论也不错,我许多好的东西他都继承了。”刘殿中说这话的时候颇为自豪。
    经过师徒俩执著地追求,不懈地努力,李来群的棋艺水平大有长进,很快跻身于一流国手的行列。河北队建队第一年的全国个人赛中他名列第四,翌年他的成绩不甚理想,被挤出前六名,但从1980年开始连续三年,他一年一大步,先后获得季军、亚军,最后直登玉皇顶(1982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中,他以8胜5和的不败战绩,力挫群雄而夺魁)。
    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终于过黄河了!
    刘殿中的心愿得以实现,北方几代棋手的夙愿得以实现。
    李来群此后又在全国个人赛中3次折桂,同时他又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和第三届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在全国团体赛中河北队四次荣获冠军,李来群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荣膺“棋圣”和“棋王”称号,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棋手。
    刘殿中说:“训练工作要讲究科学性,注意方式和方法。”多少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材施教,根据队员的特点和具体条件进行不同的训练,是刘殿中在训练工作中一贯倡导的。女棋手胡明,1982年底刚进人河北队的时候,正是巾帼群英并起争霸棋坛盟主的时代,其中有谢思明、单霞丽、高华、黄子君、黄玉莹、林野等人,她们棋龄长,临场经验丰富,棋艺水平正处在巅峰期,莫说三五年之内超过他们,就是要赶上她们也比较困难。刘殿中对她们经过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由于时代的限制,她们在技术上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布局好,攻杀力较大,喜欢速战速决,不过不足之处是残局功力不扎实,防守能力较差。
    新进队的胡明是如何训练的呢?如果仍按照过去传统的训练方式来训练,无疑会将胡明培养成在棋路和技术风格上与当时这批高水平的女棋手类似的棋手,而且胡明棋龄短,模仿别人训练只能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追赶。
    刘殿中不愧是位有经验的好教练,他决心另辟蹊径,根据胡明不善于下杀棋,但思路敏捷,注重形势判断,棋风稳健的特点来制汀训练计划。“给胡明设计棋路时,必须得与她的棋风接近,因此我突出了以防守为主,着法细腻和灵活善变的特点。如比赛时让她采用灵活稳健的布局,使对手的攻杀特长难以发挥,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胡明成为特级大师的‘克星’,才能超越前人。”
    经过一年多如此这般的训练,胡明果然成了特级大师的“克星”。1984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上,13岁的胡明便战胜女棋手中的一号种子、连续三届全国冠军保持者谢思明,获得第三名。
    此后几年内,胡明不但赶上了这批女高手,而且一一超越了她们。1986年在湘潭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中15岁的胡明力挫群芳首次登上全国冠军宝座,紧接着她又连续二次获得亚军,1990年至1994年她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冠军,两次获得世界冠军,一次获得亚洲冠军。截至目前为止,胡明是成绩最卓著的一位女棋手,当然人们也同样赞扬刘殿中教徒有方。正如柳大华所说:“河北当年出了刘殿中,才带出了李来群、胡明等一批名将。”
    在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刘殿中深深体会到象棋本身有很深的学问,涉及到哲学、逻辑学、数学、兵法等诸多学科,要想把队员们的棋艺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他觉得光教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注重象棋理论的学习。为此,他博览群书,特别是对《孙子兵法》及有关军事思想的著作,进行了潜心研究,并应用到训练工作中。
    随着现代象棋理论的不断发展,需要有高层次的文化素质相适应。刘殿中认为,作为一名象棋教练,水平应当不断提高,于是他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需要不断地学习。他说:“实践证明,象棋训练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这方面也下了一番苦功,不但阅读了不少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还上了两年函授大学,专门学心理学。学了就要用,结果在训练中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善于运用科学中的观点指导象棋的教学与训练,这又是刘殿中的过人之处。有了刘殿中这样一位技术全面,熟读兵书,精通战策,且又责任心强的教练,河北象棋队怎能不进步快,战绩辉煌呢?

(九)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今天,当刘殿中功成名就,誉满弈林时,他仍以棋为本,醉心棋艺。
    特级大师“增容”了,刘殿中成为其中一员,当有人问他有何感想时,他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是特级大师我教棋,不是特级大师我也照样教棋。特级大师只是一种称号,只能代表过去曾经达到过的水平,真正能客观反映棋手实力和现实水平的是棋手等级分。”
    当有人对特级大师“扩军”有不同看法时,刘殿中淡淡一笑说:“这也很正常,就像挤公共汽车,已上车的人总不希望再有人挤上来。不过,该上车的人还是得上车。”
    象棋在发展,河北队在前进,作为河北棋院院长的刘殿中正在继续把自己的心血铸成一块块铺路石,铺在队员们的脚下,率队向新的高峰攀登!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雅士象棋网 豫ICP备13021076号 联系信箱:ysxqwz@126.com